徐工王民:企业国际化 质量要领先
对中国制造的型升级路径,徐工集团王民董事长表示,“要打一场艰苦的质量领先仗,公司要实现国际化,质量必须是领先的。”在徐工施维英的全体干部大会上,总经理陈维再次明确提出“要打赢品质这场硬仗”,“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本质要求”。
对中国制造的型升级路径,徐工集团王民董事长表示,“要打一场艰苦的质量领先仗,公司要实现国际化,质量必须是领先的。”在徐工施维英的全体干部大会上,总经理陈维再次明确提出“要打赢品质这场硬仗”,“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本质要求”。
尽量减少人为判断”,这样的话在徐工施维英品质管理部的频繁出现,同样的理性思维在面对市场反馈时也同样适用。“用事实说话”当然是首要原则,但过去在面临事实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公司会召开“责任鉴定分析会”,原本是为找准影响质量的根源解决质量点的会议往往成为“人人有责”的“分销会”。
针对这类现象,公司提出质量责任标准化、去“感性”地评判,分析优化流程,系统梳理外部市场反馈,形成50种故障模式,从每类故障追溯上游各环节,明晰质量控制点和质量责任。
面对“德国品质,中国制造”的卓越质量战略目标要求,徐工施维英进行结构化思考,先从“非系统性”、“高频次”质量问题入手,逐个分解,分批开展实物质量专项提升项目工作,公司利用8D方法严格控制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
另外,公司推进系统梳理质量要求的工作,联合包括工艺部门、制造分厂在内的整个制造系统共同编制质量要求“四字口诀”,从第一道工到最后一道工序,共编制18项88条口诀,以高度总结、提炼的形式概括,生动易懂、朗朗上口,使线员工熟练掌握制造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然而,卓越的品质离不开完善、有效的标准体系护航,“理性、实干、严谨、精进”的新工业精神,是新时代徐工的质量坚守,指导着徐工人的卓越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