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超大发动机,在中国建第2大研发中心,康明斯中国业务再加速
2019年6月22日,一场1500多人的生日派对在一片巨幅草坪上演;主角是已经100岁的全球独立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康明斯。
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国堪称康明斯的“福地”之一,更是被很多公司高层称为“第二故乡”。为了在这个重要的市场,纪念100年这个特殊的日子,康明斯百年庆典将在接下来的数个月时间内,落地15座城市;其动力产品与解决方案,也将挑战草原、戈壁、丘陵、山地等诸多极限工况环境。
康明斯中国百年庆典活动,行程多达16场
过去的2018年,康明斯在中国销售了50万台各类动力产品——这个数字在其全球销量中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庞大的销量外,“过去十年间,中国还成为康明斯全球一系列创新的发源地。比如在国六排放标准的准备和执行过程中,康明斯从中汲取了很多对全球拓展都非常有用的经验。”身材消瘦但充满活力的康明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兰博文说,“在创新和发展这个话题上,康明斯一贯的主张是:不能只是着眼美国市场,而是要放眼世界,尤其是关注以中国为代表的、具有大规模使用案例和场景的新兴市场。在这里,我们能够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康明斯董事长兰博文
康明斯集团副总裁曹思德
兰博文所描述的“中国创新”,一个重要孵化器就是位于湖北武汉的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
建立于2006年的该研发中心,从时间顺序上看只是康明斯在全球建立的第17家技术中心,但从规模而言却高居全球第2。十几年来,东亚研发中心一方面将康明斯全球领先技术,经过“适应性消化改变”后导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将中国需求,经由全球研发体系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在中国。
全球动力领域新趋势加速涌现的背景下,康明斯的赛道也正在变得更加宽广。“康明斯的定位,是一家多元的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是一家能够基于核心产业链资源为客户塑造高价值的企业。在全球我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而东亚研发中心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更多作用。”康明斯中国首席技术官彭立新说到。
康明斯中国首席技术官彭立新
彭立新所说的“多元”与“产业链”,内涵颇为新鲜而丰富。所谓“多元”,意即康明斯用“柴油技术”、“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的排列组合,为不同需求进行了全覆盖的准备。而所谓“产业链”掌控力,则在于顺应全新技术潮流,进行的收购和合作。远的不说,仅仅是2017和2018年,康明斯就针对电动化趋势整合了3家相关企业,并与全球领先的制造商在变速箱上进行深度合作。
眼下,上述合作即将在中国市场迎来一场“惊艳亮相”。“2020年康明斯会在中国导入一款新的重型车用变速箱。这款产品在美国已经配装了十几万台卡车,在美国的卡车市场份额达到70%。在中国市场导入这款成熟产品,将会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和价值。”彭立新介绍。
程度极高的本地化业务,顺畅的全球协同运营,让康明斯在中国,特别是工程机械行业高端设备领域,一直身居C位。大马力推土机、大型装载机、中大型挖掘机以及全线矿山设备,无一不配装康明斯动力。
产品轰鸣作响的同时,康明斯亦不敢有一点松懈。“大型设备,尤其是矿山设备,一旦出现问题,轻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重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除了追求产品的稳定性、终身信赖外,康明斯在中国还组建了一个专门面对矿山等客户群体的服务支持团队,以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康明斯集团副总裁曹思德坦言。而很多时候,除了常规性服务以外,这个团队还会和矿山设备操作人员直接沟通,反馈使用体验并将其导入研发生产流程,辅助发动机进行持续改进。
配装康明斯大型发动机的中国挖掘机
巨大的中国市场,也吸引了不少康明斯的“挑战者”。但对此,无论是兰博文还是曹思德,都毫不掩饰对自身综合实力的自信。
“作为大马力产品和方案供应商,尤其是针对矿山设备市场,康明斯的硬核优势在于巨大的应用规模,藉此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持续改进的闭环体系。做到这点需要长久而大量的投入,而目前看来,几乎没有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复制这些。”曹思德说。
“另一方面,你必须看到,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比十几年前已经更加成熟,主机制造商已经没有太多机会来试错。快速而稳定的发展,拥有一个可靠的合作者,非常重要。这点在康明斯与俄罗斯企业别拉斯的合作中,已经得到印证。”曹思德一针见血地补充到。
已经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操持一口流利中文的曹思德,除了看到中国业务规模节节高进外,另一件能让他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在中国之外的全球市场,出现装着康明斯发动机的中国设备”。“中国卡车制造商、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的发展非常迅速。很多企业正在成为世界级的竞争者。”曹思德说。
对此,兰博文亦有同感。“我们非常惊讶中国品牌取得的成绩和发展,也非常尊重这些企业。下一个100年,康明斯要在中国以及世界取得更好的发展,合作者尤其是中国伙伴,必不可少。”兰博文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