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朱日和训练基地阅兵背后中联重科的故事
中联重科曾经参加过两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仪式,而此次的阅兵地点朱日和训练基地位于辽阔的塞北大漠,这里与北京的环境不同,环境条件更为艰苦。
中联重科曾经参加过两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仪式,而此次的阅兵地点朱日和训练基地位于辽阔的塞北大漠,这里与北京的环境不同,环境条件更为艰苦。
泵车的产品工程师黄大为感受到了这里几乎每天下午都有狂风光顾,有时瞬时风速甚至可以达到10级以上。狂风卷起细沙,让天空的能见度变低,这不仅是对设备质量的考验,同时也是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
在进行朱日和训练基地阅兵仪式的背后准备工作时,当设备进驻基地后,前期架设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因此中联重科工作组头顶烈日,迎着风沙,脚踩近尺厚的尘土,克服重重困难,高效完成了勘察路线,成功确定方案,积极平整地面,搬运物资,进行拆装设备等一系列工作。
由于项目需要,凌晨两点就要起床赶往基地,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一直到下午五点收工,这就是工作组的常态。在这期间,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时刻定点守在设备周边,并全力配合央视拍摄。“回到住所,队员们常常是顾不上吃饭便倒头就睡了。” 黄大为说。
一个人守一台车,远离一切通讯工具,长时间面对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为祖国献力的巨大责任感和荣誉感,支撑队员们坚持了下来。
如今,这40天的时间,经过了数次演练,20多名队员们成功等到了最终接受检阅的这一刻,而中联重科的十余台装备不负众望,凭借优异稳重的表现获得了央视工作人员的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