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投资将多管齐下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重中之重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释放出稳投资的积极信号。业内人士表示,展望下半年,在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可能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将持续担负投资主力重任,增速有望在20%以上。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放开民用机场、基础电信运营、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去除各类显性或隐性门槛,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出台有效举措,切实解决民企与国企公平竞争问题。
业内人士预计,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措施将加速落地,这将对制造业投资构成显著支撑。华泰证券认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可达11%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保住6%,预计全年GDP增速为6.7%,经济没有失速风险。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扭转当前民间投资增速回落的趋势,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推动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有针对性地解决束缚民企投资的突出问题,要切实推进“降成本”,提升民企投资回报,扎实开展“去产能”,推动民企转型发展。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带动作用,发挥PPP模式的撬动作用、投资信息服务平台的引导作用。
发改委6月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77362万元,分别用于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发改委近期还下发《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通知》、《关于进一步发挥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基础支撑作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多方面积极促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财政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加快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和发行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