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隧道集团:前景光明 再制造期待再出发
自去年以来,在“十三五”绿色发展理念和《中国制造2025》两大国家重要战略影响下,再制造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然而,笔者发现,用户心有疑虑、市场认可度不高、相关标准缺失、销售渠道不畅等因素,制约着再制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让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摆在业界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关标准亟待建立
尽管已在盾构机再制造的路上走了很远,但如何获得用户认可,始终是中铁隧道集团使用再制造盾构机时遇到的最现实问题。
“盾构机目前主要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多数业主单位从保障项目的角度出发,对盾构机机况的要求很高。”中铁隧道集团专用设备中心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蒙先君说,许多业主单位会要求施工方使用新机、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定期限或掘进不超过一定里程的设备,让业主单位接受再制造盾构机比较困难。
蒙先君说,目前中铁隧道集团有4台再制造盾构机已投入使用,“从使用情况来看,施工效果非常好”。但每次建设新项目,他们都免不了要应对对方关于“再制造产品靠不靠谱”的疑虑。
而再制造产业面临的问题远不止这一个。
笔者了解到,再制造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行业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及节能减排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空间广阔但道路坎坷”。
一是行业分类不清。目前再制造领域的分类过于零散,究竟哪些行业需要再制造?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二是相关标准缺乏。以盾构机为例,目前国内没有一家国家认可的盾构机再制造企业,国家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再制造标准。事实上,国内大部分工程机械再制造产品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更不用说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了。
三是产业链亟待形成。对于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再制造来说,电气、机械、液压等各个系统都需要检查和维修,这些工作没有一家企业能独立完成。这就需要各个系统积极配合,形成完整的再制造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