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传说”中的湿拌砂浆的秘密
随着近2年来混凝土生产企业市场的萎缩,国内干混砂浆向生产湿拌砂浆似乎成为一种摆脱经营困境的选择,但是湿拌砂浆真的如传说中的那样具有“成本低、质量好、使用方便”的优点吗?
随着近2年来混凝土生产企业市场的萎缩,国内干混砂浆向生产湿拌砂浆似乎成为一种摆脱经营困境的选择,但是湿拌砂浆真的如传说中的那样具有“成本低、质量好、使用方便”的优点吗?
湿拌砂浆顾名思义,就是在生产环节加水,但又要满足运输和使用所产生的等待时间,作为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加水后就会产生水化反应并凝结固化,因此从生产和应用上来讲,尽可能晚的加水是解决绝大部分水泥基材料应用问题的宗旨。在生产环节即加水,意味着后续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着如何延迟水泥凝结固化、如何提高运输速度和方量、如何加快使用速度来进行。
但又由于其骨料为湿沙,而湿砂无流动性,因此无法筛分和获得产品所需级配。如混凝土需要有级配的骨料一样,砂浆也需要合理的级配才能保证一定的施工性能和指标的实现,其中砂的级配就比较关键,而单纯的细度模数的概念并不能体现级配的组成。
湿拌砂浆因采用未经处理的没有流动性的湿砂,产品质量和性能只能取决于砂源,实际上没有生产质量的控制。而干砂或者机制砂虽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筛分性,也可通过规范设计的干混砂浆生产线的筛分和存储系统,从而形成产品配方所需的不同级配,但这样一来,湿拌砂浆原材料成本又会大大上升。
种种因素使湿拌砂浆更适合跟混凝土施工一样的浇筑量大、施工简单、所需时间短的施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