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品消费程高位姿态加剧重心“东移”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资源需求总规模持续增长,占全球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矿产品需求增量的主要聚集区,使得全球矿产资源消费重心“东移”迹象明显。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资源需求总规模持续增长,占全球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矿产品需求增量的主要聚集区,使得全球矿产资源消费重心“东移”迹象明显。
作为全球能源与矿产资源第一消费大国,我国主要矿产品的消费依然处于高位态势,特别是石油、铁矿石、铜等大宗矿产,进口资源占消费的比例超过了50%。
我国除稀土、钨、钼等少数传统优势矿产之外,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几乎都存在全面对外依存现象,形势依然严峻。统计数据显示,煤炭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6%,石油消费占比17.1%,天然气、水电、核电及风电等低碳与非化石能源约占总量的16.9%。
其中我国以化石燃料为主,石油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我国能源问题的核心,也是我国能源供需中的“结症”。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安建介绍,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转型调整期,重要大宗矿产资源需求还在缓慢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资源需求增速将全面回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世界资源需求明显减缓,但是消费大国地位难以改变,2020年前后我国主要矿产需求将陆续达到峰值,并将在2025年前后陆续达到顶点。
目前,尽管资源需求增速放缓,但是资源需求仍将处于高位运行,资源需求总量仍然巨大。特别是受国际环境影响,我国主要矿产品产供销与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下行趋势明显,有的甚至进入负增长态势。
因此,矿业发展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一靠改革,二靠创新,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要用现代技术装备改造传统矿业,促进矿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