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 大赛未办建设现行
近日,中国成功申请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资格,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冬奥会的成功申请,也让人们在高兴的同时也在关心冬奥会会给北京乃至京津冀工程机械企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为配合冬奥会的举行,北京一系列的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的建设已经开始。由此带动的交通、环保等一系列的投资也都已经或正在启动,根据此次冬奥会财政预算,赛事编制预算花费约为15.6亿美元,政府补贴占6%;包括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在内的场馆建设预算,约为15.1亿美元,其中65%来自社会投资。
此次冬奥会需要12个场馆,借助奥运会留下的11个场馆,只要再新建一个国家速滑馆。
根据冬奥申委的规划,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市区、延庆、张家口崇礼形成三个相对集聚的场馆群。在交通建设方面,根据规划,连接北京和张家口的高速铁路将于2019年前后完工,交通时间缩短到50分钟。从北京市延庆县了解到,延庆县兴延高速项目已明确投资主体并获设计方案批复,京张高铁八达岭越岭段取得可研和初设批复,国道110二期完成工程施工总承包与监理招标,南山环线一期取得立项批复,铁泰路、世葡园区道路、延下路与110国道连接线竣工通车,今年内将实现京张高铁、兴延高速实质性开工。冬奥会的申办加快推动张家口步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2013年北京出台了五年投资1300亿美元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仅在过去两年内就使全市的燃煤总量减少了30%,并淘汰了100多万辆高排放车辆。在环保方面初见成效。
今年一、二月,张家口仅有4天轻微污染,其他均为优、良空气质量。而北京在今年上半年PM2.5的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2%。预计到2017年,PM2.5的年均浓度将比2012年下降25%以 上。
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对于京津冀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环保建设带来了巨大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