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拉美三一艰辛服务史
三一在最初向海外扩展业务时,面临着很多困难,当时的海外市场,被美国企业卡特彼勒,日本企业小松企业占据,留给三一的只有少的可怜的市场空间。
据三一销售总监肖华讲述, 最初在巴西的两年,三一的日子很艰难。肖华每天跑不同的客户推销三一(SANY),客户问,是日本的索尼(SONY)吗?一本50页的发票簿,用了两年还剩下10多张。
刚开始没有经验,对客户的门槛比较宽松,在客户问题上就耽误了两三年的时间。加之当时税务等法律和政策复杂,工会问题不时爆发,谈判效率不高,这些也是每一个走进拉美市场的中国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在国内两三个月能干成的事情,在巴西要4—6个月。
换代理商,与工会耐心谈判,钻研各种法律政策,历经8年的时间,三一在巴西市场的营销份额占据整个市场的40%。在巴西融资也是三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巴西人的消费习惯太独特了,分期付款非常普遍,在其他国家卖一台设备,要不就是立刻付款,要不最晚一年也就付款了,可是在巴西,动辄就是3—5年才还清。
分期付款需要资金的支持,但在巴西即便提供融资,年利息也往往高18%—20%。虽然巴西国开行会提供一种年利息只有6%—8%的低息贷款,但为了保护本国工业,这种低息贷款仅仅提供给实现巴西本土化生产的产品,如卡特彼勒,而三一即便是在巴西设厂后,也只是在当地组装,仍不符合使用低息贷款的要求。要想与卡特彼勒挣,就必须降低设备利润15%-20%。
在巴西8年,三一从一个机械行业的“毛头小子”,成长为现在的大企业,三一颠覆了国际工程机械行业的服务标准,不仅建立了国际一流的呼叫服务体系、GPS定位与远程诊断体系,还创造了“一切为了客户”“疾慢如仇”的理念,把医生护理病人的护理机制、类似于汽车行业的“6S店”服务模式等引入了这个行业。现在三一在巴西全境的售后响应速度约为48小时,在当地已经属于非常快的了。
三一通过自身的努力与不懈奋斗,终于在巴西建立属于自己的领土与地位。凭借集团高品质、高性价比和良好的服务,成为巴西一位强有力的竞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