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的来源分析以及治理建议
随着目前大众对雾霾的热切关注,工程机械行业也在不断生产节能绿色产品,不断为社会和人们的健康安全着想。
说起雾霾,其实它包含了两个不同的概念:雾是相对湿度较高时发生的自然现象;霾是在一定天气条件下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自2013年以来,我国雾霾不断蔓延加剧,发生频率高且波及面广。全国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均遭遇雾霾;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29.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0.3天,创下历年之最;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60.5%,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39.5%。有的城市雾霾天气竟然高达100多天,可见雾霾天气在过去的一年有多么严重。若不积极加以治理,未来几年我们的空气质量将不堪设想。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小编认为应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建议采用传统大气治理+能源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既要“堵”也要“疏”,标本兼治、多措并举。
一是加大传统治理力度,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各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除了继续实施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对全国实施重点行业工业烟粉尘总量控制,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实施重点区域与重点行业相结合的总量控制。具体措施包括加快重点区域电厂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锅炉改造升级等等。
二是推广煤炭清洁化。考虑到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未来虽然煤炭占能源比重会逐渐下滑,但是短中期主力能源的地位仍无法改变,推广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是应对雾霾问题的必然要求。
最后,要从根本上治理雾霾问题,需要着力于能源结构问题,调整我国以煤为主能源结构,降低煤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转变能源利用方式,加快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和光伏等新能源发展。
空气一旦污染,治理起来非常困难。我们只能从污染源头遏制它,断绝一切生产途径,才能使地球的自我净化系统不断更新,等待蓝天白云的再次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