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忘记密码 | [VIP会员] | 帮助中心   |  快速发布测试|   报价搜索|   RSS信息订阅
  • 摊铺机
    徐工科技
  • 摊铺机
    三一重工
  • 摊铺机
    中联重科
  • 摊铺机
    卡特彼勒
  • 摊铺机
    维特根
  • 摊铺机
    沃尔沃
  • 摊铺机
    住重中骏
  • 摊铺机
    宝马格
  • 摊铺机
    陕建机械
  • 摊铺机
    戴纳派克
  • 摊铺机
    油缸
  • 摊铺机
    熨平板
  • 摊铺机
    输分料系统
  • 摊铺机
    平衡樑
  • 摊铺机
    滤芯
  • 摊铺机
    履带板减震
  • 摊铺机
    黄油泵
  • 摊铺机
    钢轮水泵
  • 摊铺机
    补油泵
  • 摊铺机
    行走系统
  • 摊铺机
    补油泵
  • 摊铺机
    行走系统
  • 摊铺机
    补油泵
  • 摊铺机
    行走系统
  • 摊铺机
    补油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企业动态

工程机械的发展要把握关键 政府引导

  • 作者:admin
  • 时间:2014-03-17
  • 阅读:33
  • 文字选择:
面对2013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速缓慢的问题,创新与发展仍然是关键,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实力雄厚,可是在质量和关键零部件上依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要做到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还必须要使经济升级,装备升级。

        面对2013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速缓慢的问题,创新与发展仍然是关键,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实力雄厚,可是在质量和关键零部件上依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要做到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还必须要使经济升级,装备升级。

  两会期间,来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企业家、专家学者代表们就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和业内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易受宏观形势影响 行业未来增速持续放缓是“大概率事件”

  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GDP增长7.7%。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趋缓已成为各界共识,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和国际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陷入产能过剩泥潭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要如何转型升级,从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中突围,并在与新兴经济体的竞争中建立比较优势已成为关系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本届两会上,此议题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强周期性行业,它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关,未来增速持续放缓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必然要度过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转型期”, 谈到工程机械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日信证券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吴煊这样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

  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转为追求质量效益、节能环保和集约高效。这意味着,以固定资产投资为拉动的工程机械行业将长期面对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的环境。在2013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50强峰会上,身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翘楚徐工集团董事长的王民也曾抛出他的 “中速心态论”。

  王民表示,随着行业发展速度的变化,应该从高速增长时期的高速心态,调整为中速心态。他说,尽管世界经济仍然不稳定,比较低迷,但是发展仍是主旋律,机会还是很多。特别对中国的企业来讲,它已经从一个扩张型转变到一个转型升级的阶段。

  行业现状“大而不强”关键技术依赖进口 企业家:不创新就等死

  中国重工企业不可谓实力不雄厚,在“2013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上,中国11家企业上榜,美国为8家,日本11家,德国5家,瑞典3家,韩国2家,芬兰2家。前15强企业中,3家中国企业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分别位居第5位、第6位和第10位。然而,在超大型企业频频登顶国际制造业排行榜,大手笔进行海外并购、投资设厂的同时,中国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却严重依赖进口,长期受制于人。

  吴煊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可谓大而不强:产能大、规模大、企业数量多,但关键技术薄弱和零部件依赖进口等因素一直严重制约着行业发展。本届两会上,一批来自一线的工程机械实业家纷纷就如何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各抒己见,提出意见建议。

  13日,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参加两会时表示,要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在产业链上实现均衡发展。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诞生了一批规模上千亿,在全球有品牌、有地位、有话语权的龙头企业,但为之配套的企业大多还是创业型、中小型企业,它们处于产业链底部,规模较小,技术较弱,装备较差,没有能力自我升级,难以支撑产业向高端突破;为主机配套的拥有关键技术的核心零部件,占有高附加值,但大多数却要从欧美企业采购,这成为制约产业向高端升级的瓶颈。

  “比如说工程机械和汽车产品,不仅我国主机(整车)产品的品牌溢价能力远低于国际知名品牌,国产品牌采用的液压件、电子产品等关键零部件也严重依赖进口。同时,制造业发达国家利用优势抢占全球市场和我国中高端市场,新兴经济体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世界各国抢占国际分工制高点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奇瑞重工董事长王金富这样表示。

  在2013年的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徐工董事长王民曾表示,企业的创新主要是技术的创新,如今做普通同质化的产品已经没钱可赚了,跨国公司占据的是高端市场、挣的就是大钱,而我们现在还有差距。所以创新是竞争促进的,也是自己要活得更好逼出来的,不创新就是等死。

  王民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与积累,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解决了90%的难题,但最关键的是要攻克最后的10%。“这就如同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的几百米,需要聚集更大的力量,用更多的财力、智慧和人才,把最后几百米和10%的难题解决。这个难题不解决的话,始终被人遏制。”

  两会代表建议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专家:是否可持续是成功关键

  对于如何解决工程机械行业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本届两会上,代表们纷纷支招。“一方面要对中小配套企业的能力进行提升,重点培育一批强、精、专的中小企业;另一方面要对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进行有效投入,填补产业链上的空白”,詹纯新说。

  詹纯新认为,资源无法共享也是制约产业升级步伐的重要因素。问题的出现是因为缺乏对共性技术的联合研发和成果共享。他分析称,对大装备制造业来说,材料、机械、电气、液压等学科都属于行业共性技术。“行不同,理同”,对共性技术进行基础研究与延伸开发,能够使大装备制造的各分支行业共同受益。

  针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突破难题,代表们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王金富表示,政策环境、技术、人才是转型升级当中必不可少的三要素。詹纯新建议国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合适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组建跨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联盟,从横向打通产业链,加快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对于委员代表们的建议,吴煊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三方共建平台无论从国家战略高度、企业降低成本还是高校经济科研实力的提升方面来看,都是值得推动、多方共赢的。如果仅仅依靠国家补贴企业进行相关技术研发,成本会非常高,效果也不见得满意。

  吴煊强调说,这个想法虽好,但能不能持续合作下去才是决定未来是否成功的关键。他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可以从以下三点来推动:一是逐渐减低对外购零部件的采购量;二是对民族品牌要求进行新技术强制试点;三是通过中外合资方式来引进关键技术,实现互利合作。

  徐工、中联、三一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三巨头。目前都在积极改变发展策略,努力接轨世界,争取打造国际化的企业,他们的行动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风向标。以徐工为例,为解决关联零部件的难题,徐工收购了德国一家企业,并建立研发中心吸收海外人才。这一举动对于中国其他企业走向世界很有借鉴意义。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评论列表  更多

更多>

金牌商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