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董事长曾安光:国际化才是王道
在近期召开的“2014年装备中国企业领袖峰会”上,柳工集团公司董事长曾光安曾经对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做了大概的阐述,“去年有70%的工程机械企业处于下滑状态,整体市场低迷,而去年的全国120家装载机企业,80%的利润都集中在前六名。
曾光安认为,“虽然2014年的工程机械市场仍未见明显上升趋势,但目前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残酷,却能够锻炼优秀的企业。未来五年,工程机械发展可能有所恢复,而国际市场将给我国工程机械发展带来无限空间。目前柳工的主导产品如推土机、压路机均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利润,我们有信心做好全球市场。”
国内产能过剩
曾光安坦言,现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所存在的问题是利润率太低。以装载机为例,产能过剩导致去年全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53%。全国挖掘机50家企业销售利润率平均为30%,其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都较低。现在,起重机产能利润率也在降低。
2008年11月,国家推出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创造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发展的高峰,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行业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在,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量下降,信用体系不健全,客户价值扭曲。企业现金流短缺导致整体信用危机,想从银行借贷变得难上加难。上市企业股价下降,整个行业股票市值大幅缩水。
曾光安认为,工程机械行业现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整个行业缺少“共生共赢”的理念。大家都是想把彼此打死,都想做行业的老大。企业的亏损与行业无序竞争有很大关系。
海外机遇与挑战
面对目前国内产能过剩等不利局面。曾光安认为,现在谁能做到国际化,才能得以发展。他表示,我国工程机械仍有很大优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重要市场之一,其地位的攀升吸引了全球知名企业来华发展。现在前50名工程机械企业的前40名在中国都有企业,如卡特彼勒和小松正在中国不断扩产。有很多国际公司都把中国作为核心市场,生产基地在向中国转移。这其中就包括研发基地、人才等也在向中国转移,这带来了很多稀缺资源。
此外,海外市场将是未来的机遇。开发海外市场,建立全球管理服务网络,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各种工程产品以高性价比抢滩发展中国家,与海外巨头企业同台竞技;海外投资加速,海外制造、研发中心加速发展;产品适应性、技术和品质持续提高,
目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国工程机械品牌的市场份额可以达到80%,国内品牌已经在和国际品牌同台竞技。但与此同时,曾光安认为,我国工程机械品牌在参与国际化竞争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产品与国际市场多样化需求相去较远;技术支持,服务和配件系统的发展都存在一定差距。
虽然我国的产能从目前来看,能够满足全球市场,但是中国企业的土地和厂房效率仍低于欧美水平,人工效率也低于发达国家。而且,随着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不复存在,人工成本和资源成本的攀升,人民币的升值,技术和质量瓶颈以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缺少问题的凸显;再加上贸易壁垒和贸易歧视,这都给中国品牌走出国门的前景带来了很多未知因素。
呼吁行业规范
曾光安认为,企业之间共赢才能生存,合作才是王道。对此,国外已经意识到这点,并进行了相关政策的实施,而我国的企业乱相丛生。只有国家的制约与推动,才能使企业之间相互整合,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