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三大引擎创赢全球工程机械后竞争时代
自2011年4月以来,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持续遭遇市场调整的考验,由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时期跌至"中速增长"时期.
自2011年4月以来,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持续遭遇市场调整的考验,由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时期跌至"中速增长"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调整企业战略,谋划企业增长质量就成了各家企业高层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难题.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的徐工集团,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先生给出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回答--夯实基础,创新转型,依靠三大引擎创赢全球后竞争时代.
作为国内企业,基于拓展国际化市场、实现领跑高端产品技术的需要,都会同时选择向高端进取的路径.在这种战略趋同的格局持续几年后,工程机械行业将会进入一个后竞争时代.王民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与积累,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已经解决了90%的难题,但最关键的是要攻克最后的10%".徐工现在要做的,就如同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的几百米一样,需要聚集更多的财力、智慧和人才,卯足精神把最后几百米和10%的难题攻克,这就是"珠峰攀顶论".现在的徐工集团,已在主机产品性能方面不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但核心零部件还需要有所突破.只有解决这个难题,才能摆脱受人遏制的困境.
当前及未来,以固定资产投资为拉动的工程机械行业将长期面对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的环境.王民董事长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徐工要从高速增长时期的高速心态,调整为中速心态."这就是"中速心态论".
与此同时,徐工集团提出的"前瞻驾驭论",就是倡导企业驾驭者在面对经济减速时,不能只是具备应急的能力,一定要用极具前瞻的眼光,预见到高速发展下前方出现变化的可能,并提前思考好新路径.正如徐工欧洲采购、与研发中心成功启用,都是早在2010年就展开的策划,而现在成功运营的徐工巴西起重机基地,也是历经了近5年的本土化磨合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