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代理商后市场面临的三大窘境
说到工程机械代理商,他们是连接主机厂家与用户之间的"纽带",因此受市场变化的影响比主机厂家要直接和深远,而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的大起大落,对各代理商而言更是"刻骨铭心",近期,工程机械代理商们面临了一系列的窘境,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详细资料:
窘境一:高成本低效益
对于代理商而言发展后市场需要完善维修、服务、配件体系并进行大量的投入,像专用场地建设、专用设备购买、专业人员费用(工资、培训、补助、提成)、配套行政人员支出和建立相对独立的规章,运营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考虑公司的收支平衡,而市场中私人维修团体运营成本小,在报价的时候只要考虑有盈利就可以了,因此同一故障报价往往会比代理商低很多.
而代理商在私人维修团体的影响下,经常会不得已降低维修和服务费用,导致代理商往往再高昂的投入后却只能获得极少的收益.
窘境二:高责任难敌恶性竞争
代理商经营后市场往往并不是获利为全部目地,同时它还有树立品牌形象、增强用户使用信心和购买信心的作用,因此代理商在后市场中的维修、服务、配件都必须谨小慎微,一旦出现纠纷解决不好就会给代理商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代理商在维修过程中选用的维修方案都比较谨慎,而配件更是大多采用原厂配件(一般原厂配件价格比市场"副厂"配件要高出数倍,一些进口关键配件可能会高出5-10倍),这都导致了代理商的后市场维修服务报价较高.
然而市场中的私人修理却没有这些顾及,一些人为了抢生意会采用恶意降价的方法拉客户,但是为了获利可能会使用违规的维修服务方案,例如配件上以次充好、增加不必要的维修项目和非常规维修手段等,表面上减少了维修成本,实际却增加了不必要的浪费和使用风险,并扰乱了工程机械后市场的良性发展.
因此在这样"竞争"下正规的修理、服务、配件被挤压的几乎无利可图,特别是对代理商而言,不跟着降价就会丢失客户,跟着降价可能就会亏本,而在大环境不好的时期这一窘境越发严重.
窘境三:人才流失之痛
设备用户选择代理商的维修和配件往往是相信代理商的专业维修能力,然而随着专业人才的流失这种信任感显然在减弱(一般维修厂中能够进行全车大修的人并不多),并且专业人才的流失对代理商后市场还会产生其它更加深刻的影响.
代理商经营后市场往往并不是获利为全部目地,同时它还有树立品牌形象、增强用户使用信心和购买信心的作用,因此代理商在后市场中的维修、服务、配件都必须谨小慎微,一旦出现纠纷解决不好就会给代理商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代理商在维修过程中选用的维修方案都比较谨慎,而配件更是大多采用原厂配件(一般原厂配件价格比市场"副厂"配件要高出数倍,一些进口关键配件可能会高出5-10倍)这都导致了代理商的后市场维修服务报价较高.
因此在这样"竞争"下正规的修理、服务、配件被挤压的几乎无利可图,特别是对代理商而言,不跟着降价就会丢失客户,跟着降价可能就会亏本,而在大环境不好的时期这一窘境越发严重.
更多信息来源于:摊铺机网http://www.tanpuji.cn/